本文目录导读:
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指南
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加强国有资产清查工作,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、完整,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,为了规范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,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,制定本工作指南。
清查目的
1、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“家底”,真实、完整地反映单位国有资产和资源状况。
2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,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。
3、为编制年度部门预算、加强资产配置、资产使用、资产处置等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。
4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,提高资产使用效益。
清查范围
本次清查范围包括各级党的机关、人大机关、行政机关、政协机关、审判机关、检察机关、各民主党派机关、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。
1、单位基本情况清理,包括单位机构、人员编制、人员结构等情况。
2、财务清理,对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、会计核算科目、各类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、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清理。
3、资产清查,对单位的固定资产、流动资产、无形资产、在建工程、政府储备物资等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。
4、资源清查,对单位的土地、房屋、车辆等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核实。
清查工作程序
1、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,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,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,负责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。
2、制定清查工作方案,明确清查工作的目标、范围、内容、程序、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。
3、开展宣传动员,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,提高干部职工对清查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。
4、进行资产清查,按照清查工作方案的要求,对单位的资产和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核实,填写资产清查报表,并编制资产清查报告。
5、资产核实,对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盈、盘亏、报废、毁损等情况,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核实和处理。
6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,根据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,结合单位实际情况,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,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。
7、总结上报,将清查工作情况总结上报上级主管部门,并按照有关规定将清查结果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。
清查工作要求
1、加强组织领导,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,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工作职责,确保清查工作顺利进行。
2、严格工作纪律,清查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的原则,不得隐瞒不报、虚报冒领、截留挪用,对在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,要及时进行整改。
3、确保工作质量,各单位要按照清查工作方案的要求,认真组织实施,确保清查工作质量,对清查结果要进行认真审核,确保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
4、加强协调配合,各单位要加强与财政、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,积极配合做好清查工作。
5、按时完成任务,各单位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,完成清查工作任务,并将清查结果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。
资产清查报表的编制
1、资产清查报表的种类,资产清查报表包括资产清查报表封面、资产清查报表目录、资产清查报表正文和资产清查报表附注等。
2、资产清查报表的编制要求,资产清查报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编制,做到内容完整、数据真实、准确、清晰。
3、资产清查报表的审核,资产清查报表编制完成后,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,确保报表质量。
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
1、资产盘盈的处理,对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盈,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2、资产盘亏的处理,对清查中发现的资产盘亏,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3、资产报废、毁损的处理,对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报废、毁损,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4、资产核实的处理,对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核实问题,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
1、建立健全资产购置制度,根据单位实际需要,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购置计划,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购置。
2、建立健全资产使用制度,加强对资产的使用管理,明确资产的使用责任,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。
3、建立健全资产处置制度,规范资产的处置程序,加强对资产处置的监督管理,防止国有资产流失。
4、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制度,定期对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,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。
附则
1、本工作指南由财政部负责解释。
2、本工作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评论列表